手術後或是受傷過後留下來的疤痕,明顯異於皮膚的質地、顏色,

總是讓我們的外觀產生了明顯的改變,很難不引起其他人的注視。

有時候甚至合併疼痛或是搔癢的症狀,更是令人欲除之而後快。

究竟,我們該如何照顧或是預防疤痕呢?

我在成大總醫師時期,非常幸運能到日本東京跟隨疤痕治療大師 Rei Ogawa 教授 學習如何治療蟹足腫

以下是我對疤痕治療的整理與分享。


首先,我們先要認識我們的疤痕。

  1. 外觀:凹疤、凸疤、還是單純只有顏色變化的疤痕。
  2. 種類:肥厚性疤痕、還是蟹足腫
  3. 階段:術後或受傷後未形成疤痕前的預防階段、疤痕未成熟階段(紅、凸、還在變換狀態)、成熟階段(幾乎已經定型)。
  4. 有無症狀:常見症狀有疼痛與搔癢。
  5. 病患的疤痕風險:低危險群、中危險群、還是高危險群(例如有蟹足腫體質)。

      

(凸疤、肥厚性疤痕、未成熟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凹疤、已成熟)


         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各種嚴重程度的蟹足腫:前胸、肩膀及上臂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
 第二,我們要知道哪些因素是造成我們的疤痕生成的關鍵

  1. 受傷時的嚴重程度:決定了疤痕生成九成以上的決定因素。傷得越深,疤痕越明顯。
  2. 疤痕的發炎狀態:常常反覆發炎或發炎程度嚴重,也是造成疤痕嚴重的因素。例如很嚴重發炎的痘痘所造成的嚴重凹疤,就是這樣的概念。
  3. 疤痕所在位置的張力:例如位於前胸或是肩膀等位置因為所處張力較大,疤痕會較為明顯。
  4. 疤痕表面水分流失程度(trans epidermal water loss):不正常的、未成熟的疤痕,表面水份流失大,會刺激底層的真皮纖維母細胞產生膠原蛋白,產生更大的疤痕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(病灶兩端:呈發炎狀態、張力大)         (身體張力較大的位置:前胸、肩、上臂、恥骨上)


  

  (疤痕表面水份流失大,刺激底下纖維母細胞活性)



第三,如何預防疤痕產生

受傷後或術後的即時治療與照顧,也是疤痕形成的重要關鍵。

 除了醫師縫合的技術之外,其他我們自己可以做的還包括:

  1. 美容透氣膠紙:可以減少傷口的外拉張力。
  2. 矽膠產品:提供密封作用,減少疤痕表面水份流失。
  3. 若是高危險病人,例如蟹足腫體質,甚至可以預防性地施打病灶內類固醇治療。

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(美容膠帶)

 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(矽膠貼布)



第四,如何治療或改善已形成疤痕

  1. 疼痛及搔癢:保濕劑、矽膠、抗組織胺、類固醇塗抹等。
  2. 未成熟疤痕(呈現紅色狀態):矽膠、類固醇塗抹或注射、手術切除、雷射治療。
  3. 傷燙傷後肥厚疤痕:矽膠、壓力衣、按摩、類固醇藥物等。
  4. 蟹足腫:除了矽膠之外,病灶內注射類固醇藥物為第一線治療,其他可用方式還包括冷凍治療(較小病灶)、壓力治療、雷射治療(染料雷射)、或是手術治療搭配術後放射線治療或類固醇注射治療等。
  5. 其他藥物治療:如干擾素、5-Fu、Bleomycin、洋蔥萃取物、雷公根等,可作為替代療法,但部分藥物還缺乏足夠研究證據。


總結

治療方式選擇還是要依每個病患的狀況而定

經由專科醫師的判斷而給予建議及療程安排。

的確目前疤痕的治療仍有很大的空間需要進一步的研究,以期達到更滿意的治療效果。


arrow
arrow

    皮膚科葉家銘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