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?

  • 一種慢性、搔癢、持續或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。
  • 主要為癢、皮膚乾燥、脫屑、皮膚變厚或紋理增加、發炎發紅等變化。
  • 常出現於孩童,但也可以出現在任何年紀。
  • 特別好發於異位性體質的人。
  • 所謂的異位性體質(atopy),包括:異位性皮膚炎、氣喘、過敏性鼻炎這三者。
  • 大多有家族史(異位性體質)。

 

造成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與機轉:

 

形成的機轉牽扯相當複雜,但可以很簡單地把原因歸咎於以下的幾個因素:

 

  1. 基因(體質):異位性的體質。免疫異常,對於外界刺激易產生較大的敏感反應、易受刺激。

  2. 環境因素。包括外在的微生物(如細菌、黴菌)、氣候、溫度、灰塵、塵蟎、清潔劑、花粉等刺激物或過敏物質。

  3. 皮膚屏障的缺失。保護力下降,更容易讓刺激物及過敏物質穿透入皮膚內產生過敏反應。


 

(異位性皮膚炎的生成機轉相當複雜,牽扯皮表屏障缺失過敏原入侵過敏反應發炎等多個因素。)

 

 

 

(補充說明:主要就是fillagrin(FLG)這個蛋白質的異常,導致了皮膚表皮保護能力下降,油脂下降、天然保濕因子也下降、水分散失、增加了皮膚的pH值,皮膚因此易受刺激與產生發炎。)

 

 

 

(異位性皮膚炎,簡單地說,就是保護力下降、異常過敏、搔抓、與感染之間不斷地惡性循環。)


 

異位性皮膚炎有什麼症狀

 

症狀因人而異,但有其好發的型態。

 

以急、慢性來說

 

  • 急性期:主要呈現發炎、發紅、有時產生水泡、病灶潮濕、搔抓傷口的情形。
  • 慢性期:主要則是皮膚乾燥、脫屑、皮膚變厚、皮膚紋理增加,呈現苔蘚化。

 

以不同年紀而言:

 

(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灶呈現多樣化,會因不同個人,不同年紀,有其好發的型態。)

 

 

  • 嬰兒期:此疾病經常在2-6個月大的嬰兒時期即發病。此時期病灶廣泛分佈,主要呈現乾燥、脫屑、發紅,臉頰通常為第一個注意到的位置。

 

  • 幼童、學齡前小朋友:病灶變得較局部,且較厚,搔抓力道變大,搔抓傷口變多。位置多分佈於臉部、脖子、關節的伸側(extensor side)或外側,如手腕、手肘、腳踝、膝蓋。會陰部有時有會有病灶。病灶會隨著年紀漸大,逐漸往關節的曲側移動。

(年紀越小,病灶多半在臉部或四肢的伸側。)

 

 

 

(年紀漸增,病灶可能漸往曲側散佈,型態也會較多元化。)

 

(異位性皮膚炎於臉上的病灶,乾燥、發炎,合併搔抓及細菌感染。)

 

 

  • 上學後的小朋友:病灶的分佈位置逐漸轉向曲側(flexor side),如常見的肘窩、膝窩等位置。另外,也常見於眼皮、耳垂、頸部、頭皮,甚至手掌、手指也容易出現汗皰疹等水泡病灶。

通常在這個階段,異位性皮膚炎的情況會逐漸改善與好轉。

    (病灶常出現在關節的曲側。)

 

 

(耳垂病灶也是典型的位置。)     (病灶於頸部也很常見。)

 

  • 成人:這個階段的異位性皮膚炎,可能呈現不同、多元的樣貌。某些人可能演變成全身性,有的病灶較兒童時期更乾燥、更厚、色素沈澱增加。但有些人還是只有局部分佈,如手、眼皮、四肢的曲側、乳暈等位置。常會經歷反復性的病灶細菌感染。常會因為工作時的物質接觸而誘發或加重病情。

 

 

  

(全身的部位都有可能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灶,如肚子、伸側。)

(手部濕疹更是成人最難以控制的部位,因為常與工作物質接觸有關。)

 

 

 

一旦有異位性皮膚炎,是否會終生都不會好?

不一定。

一般來說,異位性皮膚炎大多在兩歲前就會出現(少部分在兩歲之後才出現),通常在2-4歲變得較為嚴重。

根據統計,異位性皮膚炎出現於大約10-15%的小朋友。

通常在上學後,年紀較大之後,病灶就會逐漸改善,甚至在青少年之前就完全消失,僅有少部分的人會持續到成人

至於誰會持續到成人,誰不會呢?目前為止還是無法預測。

但可以確定的是,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,終生都是較為敏感性的膚質




異位性皮膚炎的誘發因子:

  1. 外界的刺激物質(irritants): 常見的有肥皂、清潔劑、羊毛衣物、某些香水或化妝品、灰塵、工作的某些物質接觸。都會誘發導致刺癢情形。

  2. 感染(infection): 常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、某些酵母菌、病毒等。除了誘發異位性皮膚炎,也會加重嚴重程度,使治療較為困難。皮膚表皮的防禦力會更進一步下降。病發症包括:膿痂瘡、錢幣性濕疹、毛囊炎、皰疹性濕疹 (eczema herpeticum)等。

 

   

(細菌感染:膿痂瘡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病毒感染:皰疹性濕疹。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錢幣性濕疹。)

 

  1. 過敏物質(allergens): 如食物:蛋、牛奶、豆類、麥類、巧克力、花生、堅果、海鮮。環境過敏物質:如空氣污染、花粉、塵蟎、貓狗毛髮等。其中以塵蟎最為常見,要注意地毯、棉被、枕頭、布娃娃等的清潔,室內濕度避免過高。

  2. 壓力與情緒(stress): 無論是身體或精神壓力,都是誘發或加重的原因。

  3. 氣候(climates): 冬天或乾燥的氣候容易誘發,但高溫的環境也容易誘發。

  4. 甚至是只要使身體不舒服的情境,都能誘發。(如小朋友長乳牙、過度清潔、熱水、皂鹼或抗菌產品的使用、高溫。)


 

異位性皮膚炎該如何治療與照顧、保養呢?

 

  (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策略及流程圖,有很多方式可以幫忙改善。)

 

1. 避免誘發或加重因子(trigger factors):

 

 

如上述這張圖表,由12點鐘方向順時針來看,要避免如上述內文所提到的刺激物、穿著羊毛衣物、冬天保濕避免乾裂、高溫的環境、流汗、空氣或食物含有過敏物質、皮膚感染、壓力、習慣性地搔抓等。


 

2. 保濕(emollient)

異位性皮膚炎本身就是皮膚屏障有缺陷,門戶洞開,水分留不住外,也易受外界的過敏物、刺激物、甚至微生物的入侵。加上皮膚發炎,水分更加速流失。保濕成了絕對必須的治療與照顧方式。除了幫助補水、鎖水之外,也改善皮膚的完整性,加強皮膚保護功能,避免微生物的入侵。但要慎選無香精、酒精、低防腐劑,且經過皮膚科專科醫師驗證的溫和產品為佳,以免越擦越糟。

 

-->參考: 怎麼擦才對

 

3. 外擦類固醇(topical steroid):

是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第一線,也是最有效的藥物。只要按照醫師的指示用藥,不必過度擔心副作用的問題。

 

-->參考: 類固醇- 談畏懼的迷思

 

4. 口服抗組織胺或類固醇不抓!很重要!!幫助止癢,阻斷皮膚癢->抓癢->更癢的惡性循環。避免搔抓產生傷口、感染。


 

5. 其他:

  • 非類固醇的局部免疫調節劑(calcinuerin inhibitors):如醫立妥(Elidel)與普特皮(Protopic),可以與外擦類固醇藥膏交替使用,或間歇性長期使用。但屬於自費用藥。

 

  • 抗生素或抗微生物藥物:一旦皮膚有細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,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就會更加頑固,因此,一定要靠藥物把這些微生物的感染先控制下來。
  • 照光治療:適合於頑固性或病灶範圍較大者。
  • 免疫抑制劑:也是針對困難、頑固型的異位性皮膚炎,但小心副作用較多。

 

6. 工作時,戴手套避免接觸刺激物質

 

7. 清潔時不要使用皂鹼類,除界面活性劑過強外,也可能添加香料、色素,洗後可能會更癢。

8. 益生菌(probiotic)?

研究顯示益生菌可以調節體內的免疫機轉,抑制發炎反應來治療異位性皮膚炎。如乳酸菌、比菲德氏菌、啤酒酵母菌等。理論上是非常合理且有幫助的,但仍需要進一步的臨床證實其效果。

 

 

9. 食物減敏療法:減少食物造成的過敏。寶寶的腸胃及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,易受外來大分子蛋白的刺激而誘發過敏反應。

建議純母乳哺育,之後選擇水解配方奶來銜接母乳。

高過敏性物質(豆漿、牛奶、魚、堅果等),延後其嘗試時間。

而母親在懷孕或哺乳階段,也是盡量選擇低過敏食物。以減少寶寶過敏的機會。


 

結論:

異位性皮膚炎是個令人沮喪又搔癢難耐的疾病,但只要有耐心地接受良好的治療,搭配正確的照顧與保養,一定可以獲得大幅的改善與控制,不致影響日常生活品質。

arrow
arrow

    皮膚科葉家銘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